李守标: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推动五中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2021-01-04 00:0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指明了方向。也意味着全面小康的蓝图即将完成,民族振兴的号角再次吹响,需要我们以此次全会精神为新起点,持续转变作风、不断提升能力、接续奋斗、砥砺前进。
一、以“三心”聚“三气”促进作风转变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积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士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党永恒不变的初心,群众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常言道,“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积淀多少真情”,沾土气方能凝心,接地气才能聚力。要牢记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始终坚定群众立场,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盼大家之所盼,以此积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士气”。
以“铁杵磨成绣花针”的“决心”,凝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俗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习总说过: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成功的,它需要我们薪火相传、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干下去。同样我们的宣教事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社会安全文化的成效建设,需要我们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拼劲,用出“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闯劲,使出“勇攀高峰、敢涉险滩”的干劲,奋勇投身到实际工作之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需要找准方向,锁定目标,精准发力,时刻做到初心不改、使命在肩。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磨砺“铁杵磨成绣花针”的“决心”,凝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
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丹心”,汇聚“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正气”。一朝入党,终生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要经常为政治思想“修枝剪叶”,为党性素养“补钙壮骨”;及时为意识形态去灰洗尘,不断夯实政治定力,确保经得起风浪,抵得住诱惑。要常问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谨记我们是为了谁,需要依靠谁,不断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对党尽责、为单位尽力;自觉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对照党章党规的标准给自己“打打分”,对照党纪党责的标准给自己“画画像”。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厚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丹心”,始终坚持正本清源,去除身上的官气、俗气、和腐气,以此汇聚“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忠气、锐气和正气。
二、乘势而为、苦干实干促进工作能力提升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乾隆为君虽勤勉,错过世界一百年,西方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他却六下江南游山玩水。今天,又逢百年不遇大变局,数字化产业革命新时代到来,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面对工作新要求、新部署,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放眼远望,参照规划、注重谋划,在部门工作上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乘势而上全身心投入安全宣教事业的新征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吃的这碗饭,干的这个事所以叫“宿命使然”。不管什么工作都要干字当头,要真正做到苦干、实干、真干,发扬钉钉子精神,永葆实干作风,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要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充分运用新思维、新技术不断化解工作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增强忧患意识,没有远虑必有近忧,面对应急安全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继续发扬奋斗精神,增强工作本领,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协调运筹有效资源,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应急安全工作百年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三个“定”位促进五中全会精神落地
如何按照中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面对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创新安全宣教理念和方式,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避险知识技能等的宣传教育,围绕省厅部署和中心党政要求,结合应急体制下的新政策新要求谋划好各项具体工作,要在三个“定”上下下功夫。
(一)定“标”,目标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源,目标明确才能凝聚合力、群心群策。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长计划、远规划非常明确。对此,我们也要定好“标”,既不“贪大求洋”,不切实际,也不能缩手缩脚,思想保守;既要立足当下,又要放眼长远。十四五期间力争形成以提升全省应急安全文化为核心的江苏宣教特色。目前,以优化社会安全文化为目标的大安全宣传格局已形成,安全宣传五进、应急科普、安全月以及网络知识传播、新技术运用等,逐步形成品牌、不断扩大影响,日渐提高了社会参与度。江苏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领先才算的上发达,安全文化也必须具有江苏特色,切实提高全省社会公众的安全素养。让安全宣传更贴合群众生活及社会的需求,既要有力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也要有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的广泛普及和应急技能的普遍提高。
(二)定“向”。方向是行进的定位,方向准确才能众人划桨,快速高效。全会谋篇布局“十四五”,就是做好“靶向定位”:既要把准思想“领向”,也要把准发展“方向”,更要把准服务“导向”。才能实现新时代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为此,安全宣传教育主体工作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不断强化省级统筹部署、督导考核,市级谋划实施,县区及乡镇街道细化落实的上下联动机制。同时积极引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本系统、本行业的宣教工作规划和实施成效。
引导企业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地自主开展宣教活动,落实企业的安全宣传主体教育责任。使宣教工作逐步条理化,层面推进,点、线、面有效结合,确保宣教信息的通畅与资源共享。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引入第三方技术服务,融入能力提升工程,培养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职宣教人员,形成稳定的宣教队伍。同时督导企业加大安全宣传教育的骨干培养。
成立专项经费基金,加大宣传教育设施设备投入,推广应急科普站点馆所的建设。统筹社会资源的适度公益化,适度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的共享。加大与媒体合作力度、广度,鼓励、支持各类媒介开办安全文化专栏,推出品牌栏目。设立专项费用用于鼓励专业机构、社会文艺团体创作高质量文艺作品,在社会有效传播。增加宣传教育产品费用投入,不断开发新技术、新载体的宣教产品。制定相应规范标准确保工作规范化、有序化、长效化。
(三)定“法”。法是行进的保障也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秩序和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创新、产业体系、新发展格局等12个方面。如何确保“十四五”期间勇闯新征途,再创新辉煌,办法措施路径至关重要。具体到基层、行业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因“域”制宜;既要找准衔接点、联系处,又要有新跳点、发力处。为此,以规范完善安全宣教运作体系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管理督导和运作机制是适宜的举措。健全长期反复、可提升的宣教效果评估追踪机制和方法,首先做到宣教重大活动、重点任务信息联动、过程督导、效果评估、改进提高、结果公示。不断改进与完善的务实方案,进一步促进工作成效。其次,在固态督导监管的同时,采取动态方法,并可依据督导检查情况评典树优、经验推广、以点带面、行业共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要想马儿跑也要有马草,在压力传导的同时,也要为基层创造条件和基本保障投入,稳定宣教人员队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宣教工作的“三个转变”,即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由重形式向重过程和结果的转变;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的转变,才能因地、因域的高效实施各项宣教任务,完成工作目标。
四、三个“努力”促进部门工作提质增效
(一)努力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一是转变宣教理念,面对业态更新、全媒体时代,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发挥网络优势,有效策划线上、线下联动的主题宣教活动。运用360全景展现、H5互动闯关游戏等新技术、新手段,对安全知识进行实景演绎,趣味传播,提升活动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开发优质宣教载体,将安全宣教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提高群众广泛参与度。搭建层级交流平台,畅通信息传递渠道,优化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形成上下、左右互联互动的宣教机制。
(二)努力开展好重点宣教活动的同时,谋划、筹划向末端延申的网络特色活动。在切实组织好“安全生产月”、“科普环省行”、“普法知识竞赛”等重点活动外,侧重跨系统、跨层级、借力联动等方式,以网络传播为主,线下点面结合的特色活动,以网络端、手机端、日常生活为定向靶,使应急安全知识定向传播,提高知识传播广度、深度,扩大宣教活动参与度和社会响应度。
(三)努力做实做细安全宣传“五进”工作。一是通过部门协作、层级联动,广泛动员、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整体建设工作。二是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安全宣传“五进”专题调研和辅导,帮扶形成一批五进精品单位,提炼可复制经验。三是筹划召开以行业或系统为主的“五进”交流促进会,推广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广泛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全省层面工作。四是按照规范标准加强督导考核,促进各行业五进工作有效开展。不断提升全省安全生产软实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江苏“五进”宣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