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精准发力精细推进“小化工”专项整治

发布日期:2020-08-04 00:00:00


    南京市建邺区   


  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发力,“小化工”百日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严格责任。区安委会每20天召开一次专题联席会,听取各部门和街道整治推进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整治工作遇到问题。区政府在一楼显著位置重点工作推进电子屏增设“小化工”整治专项,每天通报各板块整治工作进度和排名,倒逼整治任务落实。二是严格督查。区纪委监委党风监督室和纪委派驻第五纪检组专题督查全区违规违法“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工作,现场听取区安委办前一阶段“小化工”排查整治工作汇报,检查了“181平台”系统各项问题隐患线索和数据,查阅台账,推动整治工作。三是严格执法。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机关部门、功能园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8752人(次)进社区入企业,排查单位28368家。查处疑似“小化工”举报6起,拆除废旧罐体1处,立案处罚1起,罚款4万元。


    常州市钟楼区   


 推进“小化工”整治下闲置化工厂房安全再利用,从源头防止关停后的化工厂房出现再生产、再经营等违法违规现象。一是关停一家引导一家。对化工企业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企业法人进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企业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截至目前,组织企业学习培训10余场(次),引导化工企业46家。二是关停一家出租一家。在关停化工企业过程中,对地处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企业采取一边关停一边出租的方式,加大招租力度,从源头上切断“小化工”滋生蔓延,通过与村、社区上下联动、配合,将16家化工企业约10000平方米厂房经过清理验收后再出租。三是关停一家盘活一家。对2017年以来退出化工企业进行 “回头看”,查清辖区内利用闲置、废弃、关停企业厂房违法违规从事化工生产、储存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发动村、社区基层力量,及时摸清闲置厂房基本现状,对久停不用、久关不租的闲置厂房,采取突击检查、抽查等形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经摸排,关停化工企业还有9家厂房处于闲置状态,通过线上、线下挂牌出租,除6家等待拆迁外,剩余3家闲置厂房已全部出租。


   盐城滨海县   


  精心组织、精准发力、精细推进,“小化工”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对标对表,逐项落实整治要求。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先后3次传达学习省市会议精神、研究“小化工”整治工作,成立整治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出台整治方案,制定任务、措施、责任、时限“四张清单”,县每周三晚安全生产例会首项议程为通报、研究“小化工”整治工作,16个县直部门分别与16个镇区结对联动,常态推动解决专项整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二是共享资源,逐条核查数据信息。县安委办牵头对县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筛查提供的涉化信息,及时进行梳理汇总、分类归档、分批打包,第一时间发送到相关镇(区、街道),并落实村(居)逐一现场核查,核查情况及时报送至县整治办,整治办根据报送情况随机组织抽查核实。目前,全县共梳理涉化信息36552条,其中化工或疑似化工主体清单信息1673条,使用化工原料企业清单信息85条,使用动力电用户清单信息34794条,已累计核查35212条,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企业7个。三是严格标准,逐户排查摸清底数。全县设立1165个排查区域、2330个网格员,明确村(居)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按照“五个有没有”标准,集中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通过以房找人、以房找企方式,逐企、逐户“过筛子”,突出排查化工整治已企业及城郊结合部、厂中厂、被撤并乡镇等关键区域,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四是集中诊断,逐企甄别精准整治。县成立专项整治专家组,邀请2名市级专家担任专家组成员,按照“村级排报、镇级初审、专家组审定”流程,做到“一企一诊断”。凡经专家组确认为违法违规“小化工”企业的,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迅速处置。前期上报的疑似“小化工”企业20家,已排除疑似12家,剩余8家中已断电4家、停产3家、1家待认定是否属于化工行业。


    镇江扬中市   


 对小化工为代表的低散乱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深入排查,累计排查企业(小作坊、小窝点)2602家,其中,查处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违法违规小作坊35家,查封小喷涂企业1家,责令停产小铸造企业4家,处罚易制爆企业3家,停供金属钠企业9家,使用剧毒化学品小作坊2家,专项整治行动初战告捷。一是组织有力,制度严密。市安委办设立小化工专项整治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工作专班,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下发专项整治系列文件,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构建84个行政村(社区)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排查整治网格员体系。二是精心部署,统筹推进。6月初完成第一轮全面排查后,随即会同镇(街、区)和部门一起开展了第二轮排查整治回头看,市纪委监委全程跟踪督查。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发放宣传海报2800余份,鼓励群众参与,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结合扬中产业特点,梳理可能使用危化品的行业领域清单。市应急局、经发局、公安局、消防救援大队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联合检查工作组,重点对表面处理、玻璃钢桥架、冶金、磨具、船舶修造、太阳能行业、制鞋、四氟塑料等可能存在违法违规小化工行业开展排查。


    宿迁泗洪县   


  强化责任、全力排查、全面整改,推动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落地落细见成效。一是精确部署,责任明确到位。5月19日以来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梳理当前隐患问题整改中情况复杂、整改难度较大的问题,形成清单,明确牵头部门、配合单位,压实管控责任,做到“底数必清、每户必包、隐患必排、问题必改”,重大问题提请县领导或专项整治联席会议研究会办。二是精确排查,推动排查全覆盖。在县政府网、泗洪应急公众号等渠道公开发布举报电话、举报邮箱;通过微信公众号、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共张贴宣传海报4000余张、悬挂横幅1300余幅、电子屏播放1200余次;组织排查人员4000余人次,全覆盖摸底排查企业、小作坊、小窝点4107家,发现违法违规“小化工”企业和各类生产、使用、存储危化品的“黑作坊”“黑窝点”13家,行政拘留9人。三是精确治理,确保整治真到位。发挥县联席会议指导协调和8个督导组的监督检查作用,督促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无证无照、证照不全的小企业、小作坊果断采取“两断”措施,严厉打击、严肃问责,确保“四个彻底”。